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8:14 编辑
图一袁也烈故居大门入口
图二袁也烈故居中长出了一棵泡桐树
袁也烈少将(1899.10.19—1976.8.8),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国栋,一八九九年九月十五日(农历)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金田乡袁家垅(今黄桥镇大铺村)。祖父袁世温,是个长工,终年劳累,入不敷出,生计艰难;父亲袁崇朴,为人耿直,博学多才,考中前清秀才,得袁祠奖学田十亩,以教书、种田为业;母亲王寿姣,忠厚善良,勤劳俭朴;姐姐袁惠秀,哥哥袁法吾,均终身务劳。
袁也烈从小勤奋好学。一九○六年开始随父读书,一九一三年入高沙蓼湄小学(今高沙镇中学)读书,一九一九年受业于本村邱寿宇,专习经史国文,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作文含义深刻,文笔流畅。一九二○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一九二一年八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聆听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演讲,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同同学创办《武冈同缝隙有会刊》。以后,经常阅读《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一九二四年七月赴广州,考入桂军军官学校。
一九二五年六月,袁也烈入黄埔军校,先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股干事、宣传科科员,第四期入伍生二团七连指导员。一九二五年七月,由聂荣臻、杨期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廷独立团第六连连长、第三营副营长,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第三营营长、团参谋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历任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副营长、营长,红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纵队长,红七军二十师五十九团团长。一九三一年四月,在上海养伤时被捕,一九三五年十月获释。一九三七年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武装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到国民党军石友三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一九三九年起,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军政干校副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山东省沂蒙山警备区司令员,清河军区参谋长,勃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勃海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兼第七师师长,华东野战军勃海纵队司令员兼济南警备区副司令员、徐州警备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兼中共海军党委监委副书记,一九六○年起兼任国务院水产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二级八一勋章”。袁也烈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含冤逝世于北京,终年七十七岁。
邵阳籍开国将军介绍 1、李寿轩中将(1906—1984.9.22)邵东县流泽镇龙建村人
2、姚喆 中将(1906.10.15—1979.5.27)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人
3、白天少将(1906.12.3—1973.11.18)隆回县人
4、石新安少将(1907—1978.10.24)邵阳县五峰铺镇人
5、唐健如少将(1912—1996.2.29)邵阳县人
6、魏镇少将(1895—1973)邵东县魏家桥镇长冲口村人
7、袁也烈少将(1899.10.19—1976.8.8)洞口县黄桥镇大铺村袁家垅人
8、石新安(1907-1978),湖南省邵阳县五峰铺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