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8:32 编辑
从武冈传来消息说,武冈荣伯公后裔于8月9日在伯公祠举行九修族谱庆典仪式,活动要搞20天,恰好放假回到老家,问父亲和族叔是否有兴趣赴湘一趟?因为他们早就想去寻访始祖故地,只是没有机会和时间,既然这次有这样好的机会,加上他们年纪已大,说不定什么时候走不动了想去也去不了,所以他们非常高兴地同意了。同时还邀请甫上村的永雪、永阳族叔,因他们也希望去武冈寻访自己的祖宗故地,于是我们一行五人于8月15日从桂林搭乘到武冈的班车,再次赴武冈寻访始祖故地。 赴湘前那边族人来短信说这段时间天气酷热,气温达到40度,但这挡不住我们瞻仰故地的决心,尤其是他们几位老人,对始祖故地始终抱有一颗虔诚的心,对故土充满神秘感,早想一睹为快,所以不顾70多岁的高龄和长途跋涉的辛苦,冒着酷热,毅然奔赴楚地。
8月15日早上7点40分,登上桂林去武冈的班车。
10点多到资源县城,在路边一家小店前停车吃饭,我们都还不饿,只是下车溜达了一下。
资源城东新建的县府大厦。
过资源后,一直到湖南新宁南部都是高山峻岭,公路虽是柏油路面,但弯多坡大。
车过资源县梅溪乡,这是与湖南新宁县交界的乡,梅溪街就建在江边陡坡上,街道狭窄。
梅溪到湖南界十多公里的地段正在修水泥路。
车到湖南界,路面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一改06年公路坑坑洼洼的状况。这是湖南为了开发崀山旅游而大力改善交通的结果。
车爬到山顶,进入崀山风景区,向西望去,八角寨群山隐约可见,过窑市后,路边看见天一巷景区大门。
在新宁县城南,看见正在施工的洞(口)新(宁)高速公路。原规划的终点在广西兴安,称洞兴高速,但广西段还未列入议事日程,不知何日才能动工,以后洞兴高速通车,从桂林来武冈就方便多了。
十二点半,车到湖南新宁县,在西站前停一下后继续北行。
经过六小时的行程,于下午一点半到达武冈汽车东站,出站解决肚子问题,进一家小店,每人要一份8元的客饭,两瓶啤酒8元。
吃完饭才两点多钟,决定今天赶去伯公祠,于是到西站搭乘去湾头桥镇的中巴,在车上与乘客交谈,得知我们去伯公祠,说此车是去南桥的,在那里下车去伯公祠更近,于是一直坐到终点南桥村。
下车不远是南桥中学。据说从南桥到烂泥坑(南泥村)一带数十村庄大都是刘姓,人口数万。
车上三位大嫂是石覃村人,说伯公祠就在她们村附近,跟她们去就行。
两边是即将收割的千亩稻谷,据她们说亩产可达一千五百斤,而且每人有水田近1亩半,条件比广西好多了,父亲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条件,当年文瑞公为何还要迁到广西去?
走了约一公里,来到石覃村,村上设有卫生室。
这位大嫂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喝水。
接着,这位大哥带我们继续往伯公祠走去,边走边介绍这里的情况。
走约半里地,终于看见伯公祠了。
先给祖宗烧支香。
接着,世良叔拿出族谱,向南桥族人介绍了我始祖文瑞公迁桂情况,与在伯公祠负责庆典活动的宗亲刘月衡、刘兴农、刘孙恒、刘兴美等人进行了交流。
刘月衡宗亲仔细翻阅了我们带去的族谱。
然后他们又拿出新修的武冈族谱对照,发现两谱在文瑞公之前均有相同的记载。推算起来,我们与荣伯公的共同先祖是刘靖公,靖公育三子:刘椿、刘梓、刘桥,我们是椿公后裔,荣伯公是桥公后裔。我始祖文瑞公相当于荣伯公第三代“子”字辈。
永雪叔也询问了解他们那一支的情况。据说他们甫上刘氏是从武冈大巷口迁过去的,但在座的几位族人都不知道大巷口在何处。
之后到伯公祠大门口合照留念。
武冈宗亲:刘月恒(右四)、刘兴农(右六)、刘孙恒(左一)、刘兴美(左四)
第二天,又与九修族谱负责人,原高沙镇镇长刘汉卿宗亲合影留念。
武冈刘氏九修族谱完成庆典仪式已于9日举行,接下来是连续20天的演戏活动,因今天恰好遇到全国哀悼甘肃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所以这里的演戏也暂停一天。我们趁机参观了伯公祠这一宏伟的建筑。
武冈刘氏荣伯公祠始建于清朝乾隆27年(1762年),座东北朝西南,规模宏大,有正殿、中堂、戏楼三进,两侧有钟、鼓楼和左右厢房,占地面积达7600多平方米。现在见到的这一宏伟建筑,是武冈刘氏族人捐款77万元,于2005年动工,用将近两年时间重新维修建造而成的。
宗祠正门
正门进去是戏楼。族内有重大活动都在此演戏娱乐。
戏楼对面是中堂,族人聚会、议事、看戏之处。
神坛正中是“彭城郡刘氏历代先祖神位”,左右有刘邦、刘备塑像,下边摆放着荣伯公及后裔数百已去世的祖先牌位。正上方“肃敬雍和”金匾是清代兵部尚书陈宏谋奉乾隆帝钦命所题。
正殿内部
厢房(戏楼与中堂之间左右两侧)
钟楼(中堂与正殿左侧)
鼓楼(中堂与正殿右侧)
宗祠全景
刘氏宗祠为武冈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午六点半,宗亲在祠内设便宴招待,一碗饮料下肚,扫去了夏日的炎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饭后,村里派出一农用车将我们送到高沙镇,见到了活动负责人刘汉卿先生,他已为我们一安排好了住处。
第二天早上,刘汉卿先生用小车把我们送回伯公祠,继续我们的考察活动,他还认真地查看了我们的族谱。
在伯公祠,恰遇修谱活动另一负责人、原武冈市委副书记刘大凡宗亲。这是刘大凡 (中)和刘汉卿(左)在查看我们带去的族谱。
想不到在广西之外还能欣赏到用桂林话演出的原汁原味的桂剧。
桂剧片段。
中午1点,在祠内与刘汉卿、刘大凡等宗亲共进午餐,之后向他们告别,搭车从武冈返桂,完成了这次专访考察活动。
稍感遗憾的是,与我们一同赴湘考察的永雪、永阳族叔未能寻找到他们那支的始祖故地,因他们没有族谱,对祖先迁桂之事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仅凭口头传说,说是祖先由武冈大巷口迁来,但问了好些人,都不知道大巷口在哪里,只好遗憾而归。
我们上甲始祖虽然寻到了根,两边族谱能对得上,但还是有一些不解之处。例如两边族谱对我始祖文瑞公的情况均有记载,但发现两谱所记有些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