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9:21 编辑
汽车社会来得有点快 汽车文明离我们有点远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已超过20辆,正式迈入汽车社会。 然而,与汽车社会飞速到来不相匹配的是,我们的汽车文明却裹足不前,公共政策储备和公民意识养成都来不及跟上。 汽车可以提高交通速度,其实汽车更应该提高公民意识和社会文明的建设速度。 汽车是一个载体,不仅可以承载每一个公民,其实更要承载公民意识一起走,承载社会文明一起走。 汽车多少无关紧要,关键是有没有汽车文明,而有“车德”,讲文明,其实就在举手投足、一念之间,就在你我多一分谦让、多一点关心里。只要坚持讲文明,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我们就会发现,最大的受益者恰恰是我们自己。 当前,中国的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超过20辆,正式迈入汽车社会,但尚未形成汽车文明。主要原因是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太快,公共政策储备和公民意识养成都来不及跟上。年初闯黄灯新规引起的全民大讨论,多少折射出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后的尴尬与困惑。 “路怒族”是如何“炼”成的 这些年,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不文明的开车行为也越来越多:黄灯成了“加速提示灯”,见黄灯就“冲刺”;并线不打灯,马路上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一打灯后车就猛踩油门往前冲,死活不让你并线;不具备并线条件也要强行并线,以不怕撞的“大无畏”精神生生挤进车道,逼得后车只能踩急刹;进出路口、左转弯,只要有车排队的地方就有车加塞,甚至有人说,不“插队”的不是脑子太傻就是手上太“潮”;应急车道上走的常常不是应急车,没摄像头的地方,应急车道甚至也堵车;迎面相遇,“狭路相逢”,都觉得对方该让道,对峙、赌气、鸣笛,吵起来打一架也是有的;开着开着,突然摇下车窗吐出一口痰或抛出一袋垃圾,后面来车只得躲闪避让;行人过马路,常能遇上在自己面前抢道的右转弯车,有的还按喇叭催促,行人要是按红绿灯过马路,有时半天也过不去,只好凑够一群实行“中国式过马路”…… 有乱开的,还有乱停的。在小区,强行占用他人停车位,大大咧咧堵住路口甚至轧上草坪;在马路上,随手停在自行车道上,骑车的人只能跟汽车挤在一起前进,稍不小心就会发生危险。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成为“路怒族”,不管是平时知书达理、儒雅风趣的,抑或是美丽优雅、小鸟依人的,只要一握上方向盘,就变得暴躁易怒,“杀气腾腾”,碰上强行并线加塞的就骂脏话,见到开得慢挡路的就狂按喇叭…… 这些路上司空见惯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汽车文明还没有形成。导致汽车社会的负面作用被放大,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道德风尚也势必受到影响。 奔跑着进入汽车社会 文明的养成需要时间的沉淀。近5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超过1600万辆,可以说是奔跑着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文明建设很难追上这个速度。 从宏观层面讲,支撑汽车文明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占用应急车道、与行人抢路的情况少一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舆论对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包容度比较低。如果你开车不让人,周围人会觉得你很野蛮,看不起你。我们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很多情况和行为都是新的,对什么应该包容,什么必须谴责,从社会角度来看还没有形成共识,也缺乏文明级别的标准,处于这个阶段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暂时不能满足汽车文明的要求。 从中观层面讲,对汽车文明的宣传教育也比较滞后。很多人都看过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有一集讲的就是交警到幼儿园去和小朋友们做游戏,模拟各种交通情形,告诉大家该怎么做。这样的教育在中国还太少。通常是,孩子在课堂上刚背完“红灯停,绿灯行”,放学路上家长就带着孩子闯红灯。不光是对孩子,对成人的交通法制宣传教育也不够。 从微观层面讲,制度不健全、规则不完善、执法不严格也是导致汽车文明难以及时养成的重要因素。客观地讲,制度规则滞后在所难免,但主观上我们重视的也确实不够,对不文明现象的监督执法不严,违法违规成本太低,实际上纵容了这些不文明行为,使这些现象泛滥成灾,甚至更难治理。 当前必须加快形成汽车文明 执法不严,违法的就多,宣传教育效果就差。宣传教育不够,与汽车文明相应的道德观、价值观就难以形成。道德观、价值观不能支持汽车文明建设,违法者就多。违法者多了,严格执法的难度就大……导致汽车文明缺失的各种因素看起来形成了个闭环。加快形成中国的汽车文明,该从哪里入手?有专家建议,从中、微观层面入手的可操作性更强。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酒驾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经过全国范围内一段时间的严格执法,现在醉酒驾车的情况确实少了很多。再如这次新交规出台,由于对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等都给予记分处罚,加上媒体的广泛宣传,如果能坚持下去,不文明行为肯定会减少。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可支撑相关法律法规可操作性的提高。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应该尽量科学化、人性化,否则可能刺激人们冒险违章违法。比如我们会发现,商场周边停车位不足,乱停车现象就会多一些。 在完善制度、严格执法的同时,宣传教育也要跟上,使每个人都能换位思考,多一些谦让,文明驾驶才能成为新风尚。 上世纪80年代骑自行车的人鲜有闯红灯的,因为违章者被交警逮到后会告知其单位,再被单位公开通报,他们觉得没面子,违章时就会有心理负担。因此,如果加强对不文明驾驶行为的曝光力度,比如单位通报,在社区张榜,或在媒体曝光,人们担心声誉受损,就会倾向于克制自己。倘若再加上一点经济成本,比如规定一个单位违章数量超过多少就要被罚款,人们就会倾向于克制自己。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文明驾驶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