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沙网

导航上方广告
搜索
高沙一员 管理员
便民服务

0739-2969798

电话服务热线时间:9:00 - 17:00

关注我们

微信


8月22日,中方县中方镇龙井村,中方斗笠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在晾晒编织好的斗笠。雷鸿涛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军 雷鸿涛 通讯员 汤惠芳 谌彦君

初秋时节,走进“斗笠之乡”中方县中方镇,来到了一个斗笠的世界。祠堂里、屋檐前、大树下,随处可见村民在编织斗笠。在各家晒谷坪前晾晒的斗笠成品,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成为一道美景。

走近细看,记者发现,相比传统的斗笠,这里制作的斗笠小而精致,图案精美,一顶斗笠就是一件艺术品。

“常规斗笠直径一般是0.6米,现在我们生产的小斗笠最小的只有0.08米。”中方镇党委书记吕轶雄介绍,“我们把斗笠做小做精,从卖产品转型为卖文化,把市场做大、产业做强,带动了乡村振兴。”

变迁——从朝廷贡品到10年沉寂

手持一顶只有巴掌大小的金字塔状小斗笠,中方镇铜锣村77岁的非遗传承人潘存家一脸自豪。在中方镇斗笠制作艺人中,潘存家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

谈起中方斗笠的历史,潘存家如数家珍。中方斗笠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镇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后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乾隆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朝廷贡品,声名鹊起。

“我8岁就会编织了,至今已和斗笠打了近70年交道。”潘存家回忆,进入21世纪,中方斗笠风光不再,逐渐萎缩。随着时代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戴斗笠干农活的人大幅减少,斗笠遮风挡雨的功能也被雨伞等雨具替代。

斗转星移,经过10年沉寂,中方斗笠迎来转机。为加快扶贫攻坚和带动农民增收,中方县委、县政府重新审视这一传统产业,决定抓住中方斗笠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契机,对这一传统产品及工艺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走出去看了多地手工制品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各地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让我们茅塞顿开。”中方斗笠合作社原理事长杨先锋说,“走出去”开阔了视野,大家认为该让斗笠换一种“活法”。

求变——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从2011年开始,中方县把斗笠作为展现县域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来打造,成立专门班子,开展产品研发创新工作。同时,成立斗笠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走进中方镇斗笠展示馆,四壁挂满了大小不一、样式不同、颜色各异的斗笠,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将斗笠由生产生活用品转型为工艺品、装饰品。”中方斗笠合作社负责人潘仁海指着一顶画有民俗风情的斗笠介绍,这是怀化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设计、中方斗笠艺人编织的。“普通斗笠顶多卖30元一顶,但加了创意后,价格飙升至200元一顶。”潘仁海说。

中方斗笠合作社与怀化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了中方斗笠美术实践基地,利用国画、剪纸、工笔画等艺术形式将中方蒲海、荆坪古村、傩戏表演等自然风光、人文美景、民族风情融入斗笠制作中,添加了文化、时尚元素,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当地还举办斗笠文化节,展示推介斗笠文化。2014年3月,中方斗笠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获得产品创意金奖。

斗笠展示馆右侧,几顶像斗笠又不是斗笠的制品引起记者注意,仔细端详,原来是以斗笠为原型编织出来的灯罩。“我们开发出类似这样的灯饰品、挂饰品,很受欢迎。”潘仁海说。

“传统斗笠编织与文化创意融合,斗笠俏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先锋介绍,针对世界各地不同风情,开发出大小、规格不一的工艺型、观赏型、礼品型斗笠。目前,中方镇建立了斗笠传承所、生产基地、展示馆,融斗笠编织生产、非遗文化传承、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因中方镇有个远近闻名的荆坪古村,不少游客游玩古村,便到不远的斗笠展示馆转悠,或到农家观看斗笠编织,感受斗笠文化,选购自己中意的产品。

不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8月上旬,一位越南客商来到中方斗笠合作社,订制一批斗笠。看过样品后,客商说:“质量上乘,绝对精品,我们越南人也善于做斗笠,但在质量和工艺上不如你们。”

“斗笠市场在变,开发斗笠的思路在变,但不变的是编织斗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杨先锋说,县、镇两级把工匠精神视为斗笠生产转型成功的“定海神针”。

中方斗笠属纯手工编织,用竹篾经纬交织,有30多道工序。在中方镇龙井村74岁的斗笠非遗传承人曾庆德家,记者观看了他刮篾的过程。他的左手大拇指戴上护具贴近刮刀,右手将细篾在右手大拇指与刮刀间来回拉抽,全凭手指的感觉与把握,显得十分熟练。“要拉抽11次,一次都不能少,这是规矩。”曾庆德边说边将细篾放在手臂上来回滑动,此时篾片细如丝线、光洁如绸。

在斗笠传承所,潘存家在教学艺的村民锁边。“这些年,斗笠的样式在变,但该有的工序一道都不能少。”潘存家说,编织斗笠完全靠经验和手艺,没有捷径可走。正是看中他手艺精湛,他作为斗笠非遗传承人被聘至合作社上班,负责传授技艺、协助研发、检查产品质量。

“创新融合天地宽。”吕轶雄说,目前,中方斗笠合作社共有社员215户,辐射带动手工艺编织人员5000余人,形成了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每年合作社销往国内外市场的斗笠达400多万顶,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带动中方镇及周边乡镇新开发南竹万余亩。

■点评

肖军

一个逐渐萎缩、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产品——中方斗笠,经过转型升级,做小、做精,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其功能从戴在头上遮风挡雨,扩展至挂在墙上、车里、包上做装饰品。如今,中方斗笠走俏国内外市场,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大产业,带动了乡村振兴,其嬗变过程让人感受到创新发展的巨大魅力。

传统产业要实现“老树发新枝”,必须推陈出新。中方斗笠根据市场变化,在传统产品中注入文化、时尚的因子,利用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竞争力,开拓出一条广阔的发展之路,其成功之道值得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产品转型发展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变中有不变,这也是中方斗笠在变化的市场面前得以焕发青春、阔步前行的保障。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免责声明:湖南高沙网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向涛律师

湘公网安备 43052502000012号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3 16:57 , Processed in 0.18284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可信网站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湖南辟谣平台 湖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我的设置 发布资讯 主论坛 手机版 微信登陆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