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高沙虽然较早地接受了文明的熏陶,但毕竟湘西南属偏远之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极为缓慢。千百年来,这里一直保持着较为古老的农业文化形态,教育模则是远古以来一直沿用的私塾制。私塾有天生的不足:规模小,教师少,设施简陋。只有富家才能延请塾师,大量贫民子弟无缘问学。
清代中叶,义塾兴起,高沙的文化教育有了质的飞跃。义塾的规模比私塾大很多,由地方人士捐资兴办,无论贫富,皆可免费入学。义塾都有一定数量的田产,其日常开支主要靠学田出租收入维持,还可接受社会捐助。这样,一方面学校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可以更多地改善条件,可以更多地延请优秀教师;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贫民子弟可望有机会求学。
高沙的义塾,最著名的莫过于观澜书院了。观澜书院坐落在高沙市东边、过回澜桥往东三里地的云峰村,今天的观澜小学就建在其旧址之上,校内今天仍存有清代的老建筑。当年,回澜桥横跨蓼水,云峰塔矗立河干,观澜书院隔河相望,三者远近呼应,为“小南京”一胜景。
观澜书院创办于清代道光年间,首创人为高沙绅士袁敏。袁敏,字修吾,少年时接受私塾教育,不料其父袁直哉先生过世太早,袁敏不得不放弃学业去经营产业。他经营得很成功,成了高沙本地的巨富。袁敏的父亲袁直哉,也是一位痴情于学问、热心于教育的温厚长者,他可能没读过多少书,可他非常向往学问,非常尊敬读书人。据袁敏自己写的《观澜义学记》记载,其父临终前叮嘱他:“余生诸愿颇了,未了者,读书愿耳。余死,汝亦难于学。稍有遗业,汝善守之,其笃培汝子孙,抑毋第培汝子孙也。吾爱子孙贤而使之学,他人之心犹吾心,特力有能有不能耳。汝能成子孙之贤,而并能成他人子孙,而有以惬乎心理之同,则吾愿亦庶几了矣。此吾志也,汝其成之。”这是一段真诚朴实而又震撼人心的话!一个临终的长者,关心培养自己子孙之事,本不足为奇,令人钦佩的是,他还念念不忘要培养别人的子孙,念及穷苦人无力送子孙读书,嘱咐自己的儿子尽力帮助人家。我们无须在这位长者的头顶画上许多光环,孟子所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具体最纯真的诠释。袁敏说,这是他创办观澜书院的一个原动力。
嘉庆十三年(1808)冬,袁敏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文昌社,相互问学,相互指正。文昌社虽然只是一个沙龙性质的文化教育社团,但在高沙一隅,对传统的私塾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突破。袁敏的愿望不止在此,他有更大的计划。
道光二年(1822),袁敏带头捐出家产,兴办观澜义学。他捐出肥沃的水田一百六十二亩多。他的义举得到了高沙本地许多人的支持,据光绪重修《武冈州志·学校志》记载,高沙本地的袁姓、曾姓、李姓、张姓、杨姓、蒋姓二十一家共捐献水田一百五十七亩多。武冈州州同徐保龄捐款二百四十七千文。袁敏及其同仁又用文昌社的款项与各家所捐田产出租收入为观澜义学购买相当数量的田产,并专门设置“赡士田”,即专门用于赡养义塾教员的田产。从道光二年(1822)袁敏带头捐田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后来享誉一方的观澜义学在袁敏与诸多父老乡亲的合力运作下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秋天落成了,高沙本地人喜欢称之为“观澜书院”。云峰巍巍,蓼水潺潺,一百多年过去了,观澜书院已非当年模样,可它的首创者袁敏的手书楹联“千重山势撑文笔;一派川流见道心”仍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蓼湄学子。
青云,一个美丽而令人发奋的名字,它也记载了高沙先辈们捐资办学的义举。李德祠,一个普通的高沙人,半生经营,有了产业,却以平生无缘读书而遗憾。至年老时,李德祠不把田产留给他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是捐出来,用以办学。同治三年(1864),李德祠与另一个热心兴学的高沙人陶士源一起创办了青云义塾。青云义塾坐落在高沙市南面,过太平桥往南一里地即到,其规模虽不及观澜,但在高沙也是影响深远的义塾。当年的青云义塾旧址今天是高沙镇青云小学,校内还有一栋清代同治三年的老校舍。
清末新学兴起,高沙人不甘落后。
光绪三十一年(1905),李钟奇、袁朴(文纯)、曾贞丞(梦吉)、杨京华四人主持,创办了高沙民立两等小学堂,这是高沙第一所新式学堂,民国十四年(1925)增办初中,改称蓼湄初级中学,民国三十二年(1943)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增办高中,成为当时湘西南地区屈指可数的几所完全中学之一,改称蓼湄中学。蓼湄中学是高沙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学校。
宣统三年(1911),高沙奇女子李玉莹创办清德女子学校,这在当时也是开风气之先的。
民国三十七年(1948),李金轩夫妇筹办,柳森连赞助,创办了湖南省贫儿院高沙分院,收容孤儿达一百馀人。这是一个兼有孤儿院与幼儿园性质的教育机构,实开当地幼儿教育之先河。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 湘ICP备2021021146号 )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3 01:18 , Processed in 0.2041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