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沙瓦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先前的瓦罐有仙鸡窑、冷水窑等20多家,鼎盛时期有工匠500多人,目前工匠才十几人,手工技术正面临消亡。 10月19日,我们来到洞口县高沙镇洪茂村时,天色已晚。今年49岁的向乾灯和44岁的向乾明兄弟正屋里屋外地忙碌着。“这些天正在赶制一批货,所以还得加班加点。”向乾灯微微抬头笑着说。
只见他熟练地从旁边的黄泥中抠出一小块放在轴承上,然后快速转动轴承,手游离在黄泥上。3分钟后,一个滑润的瓦罐坯呈现在眼前。记者按照向师傅的指点,尝 ;试了一番,不仅没成功,身上反倒溅满了泥水,“看似轻松,这门技术是需要使暗劲的。所以女孩子一般不学这个。”向乾灯出生在一个瓦罐世家,从他的爷爷的爷爷那辈子起,就一边种地一边做瓦罐。向乾灯从会爬起就生活在黄泥堆里,制作瓦罐的每一道程序,他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
向乾灯的父亲向省修,今年86岁。
六七十年代瓦罐很畅销,还远销到外地。”向省修介绍说,那时候在家将瓦罐做好然后肩挑到广西、贵阳、四川等地售卖,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以前村里没有 ;自来水,村民家就买一两个半人多高的大缸用来储水。大缸、坛子、花盆这三样东西比较好卖,也容易制作,向省修就是靠着这门手艺,把向乾灯兄弟抚养大的。
制瓦罐所选取的黄土应是黄中带白,这种黄土粘性好,烧制出来的瓦罐才不会裂开。”向乾灯一边制作一边说,制作瓦罐的过程简单却又富有情趣。其中烧制是最重要的一个程序,用柴烧制,需要1200℃的高温,“我们唯一的秘诀就是用肉眼看”。
现在有些手工制陶已被时尚的瓷器、木器、塑料制品所代替,村里制作瓦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向乾灯在父亲的要求下坚持下来。生产的陶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融入那一代人的审美观,祖辈的那几代,需要的陶器是存水、存粮、存菜、存油,以素陶为主;到了向乾灯这一代人,需要的是花盆、花瓶、花碗,以釉陶为主。前是大而实用,后者小而美观。面对销售瓶颈,向氏兄弟不断创新手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我相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如今他们自己发明、制作的鸟哨远销到海外市场。
2009年,向乾灯、向乾明兄弟俩参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比展示,最终市里将高沙陶罐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筹备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 湘ICP备2021021146号 )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2 19:19 , Processed in 0.25078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