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沙网

导航上方广告
搜索
湖南高沙网 门户首页 高沙新闻 查看内容

【人文高沙】高沙八景的传说

2014-5-8 09:15| 发布者: 高沙曝料| 查看: 5307| 评论: 7|原作者: 老树红叶

摘要:   笔者参加《高沙镇志》的编修,接触、访问了许多老人,对高沙八景做了比较细致的调研,写了篇《高沙八景的传说》,请网友指教 ...
 
  洪滩浴鶐
  蓼水从太平桥下流出两里,左边是高沙市镇、右面有一冲积平地,名叫塘前湾,四面环水。塘前湾西端有个沙滩,名叫金沙滩,也叫洪滩。这段河流,水不太深,流速较快,只见波光粼粼。河岸上古树参天,灌木丛丛,栖息着许多鸟。其中有一种专在蓼水河中捕食小鱼虾的小鸟,长着翠绿的羽毛,在河面飞来飞去,时而钻入水中,时而飞向树丛,站在枝头整理羽毛。这一美景就叫“洪滩浴鶐”。

  鶐,鸟名。网上查得:
拼音:
shù
注音:
ㄕㄨ
部首:
鳥部
笔画:
19
郑码:
fswr
四角号码:
37327
笔顺编号:
1234445432511154444

  基本字义    鶐       shù    翠鸟。

  据《新华字典》的解释是:“翠鸟,鸟名,又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短,捕食小鱼”。高沙人把它叫“鱼狗鸟子”。

  但有些资料写成“洪滩浴涑鸟”(后两字合为一字),经查,字典无(涑鸟)字 ,网上查也无此字 。笔者向中国科学院鸟类研究专家请教,亦无此鸟名。

  看来,应当是笔误,将鶐字误写成(涑鸟 )字。         

  还有一些版本写成“洪滩浴鸫”据查:

  鸫:dong  鸟名。 种类很多,羽毛多淡褐色或黑色,叫得很好听,食昆虫,是益鸟。

  这种鸟不能捕食鱼虾,就不会去嬉水了。因而“洪滩浴鸫”也不成立。

  还有一种版本,不叫“洪滩浴鸫”、 “洪滩浴涑鸟”、 “洪滩浴鶐”,而叫“浴鸦过江”。各种说法不一,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读者自己取舍罢了。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米老鼠 2014-5-8 08:17
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8:44 编辑

长见识了,以前零零碎碎地听说过这些典故,这一次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了。

引用 潇水水 2014-5-8 09:21
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8:44 编辑

LZ真的是好见识
目前最详细的八景资料了

引用 蓼水欢歌 2014-5-8 19:50
期待在每个景点都树立石碑,附上以上的历史渊源,凸显高沙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推介高沙文化!
引用 蓼水欢歌 2014-5-8 20:57
再说一声,辛苦了,高沙最可爱的人!
引用 蓼水欢歌 2014-5-8 21:09
越发觉得过去老协编的一些书是一鳞半爪,而《镇志》的修编对于高沙的意义堪比当年乾隆皇帝编制《四库全书》,是高沙文化史上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它在很关键的时刻最系统地整理了高沙的文献历史资料。就这点而言所有参与资料搜集文献编撰活动赞助的人民都应该永垂高沙文化史册。
引用 袁安强 2014-5-11 09:05
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8:44 编辑

有那么一群人,做了那么一些事,许久许久年以后,仿佛就在昨天,人们沥沥在目。

引用 laoxie234 2014-5-17 20:57
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18:44 编辑

是的,期待在每个景点都树立石碑,修造风雨亭,附上以上的历史渊源,凸显高沙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推介高沙文化!本人84年在南泥中学上初中时,我有上过”马王两“,首次修建南球场冻水泥在半山河里挑过河沙,在”龙头下“坐过渡船,确有这些传说...只是现在的童鞋们没有几个知道的了....希望能传承下去...谢谢高沙的老先生们了!

查看全部评论(7)

免责声明:湖南高沙网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向涛律师

湘公网安备 43052502000012号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5-4-4 11:17 , Processed in 0.19069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可信网站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湖南辟谣平台 湖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我的设置 发布资讯 主论坛 手机版 微信登陆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