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参加《高沙镇志》的编修,接触、访问了许多老人,对高沙八景做了比较细致的调研,写了篇《高沙八景的传说》,请网友指教。 高沙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流传着众多的奇闻轶事。今录其中一部分,供读者鉴赏,从中体会高沙文化之趣。 高沙八景的传说 马岭廻云 马岭,即马王岭,在高沙南3公里许的石湾村。海拔386米,山上苍松翠柏,隐隐现出红墙青瓦的寺庙,是离高沙镇市区最近、相对较高的山岭。 传说,早在秦时,有一个名叫马王的,为了避战乱,来到高沙,见一座山岭,郁郁葱葱,景色优美,于是在山下定居下来,每天以砍樵为生。一天,马王去山上砍柴,只见山岭突兀的石岩上。两位银发老者,席地而坐,在石岩上弈棋。马王顺手将挑柴的扦担插在石缝中,在一旁观看两位老者下棋。 时至中午,马王见两位老人口渴,连忙跑到山下泉边,给两位老人舀来一竹筒泉水,送给老人解渴。一位老者从兜中掏出一捧枣子,放于石上,一边下棋,一边吃枣子。这时,马王突然觉得肚中饥饿,一位老者顺手给马王一棵枣子,马王接过枣子,两口就吃得精光,见老者吃过的枣核上还有残留的枣肉,即捡来吃掉。吃完枣子,突然觉得精神焕发,浑身力气倍增。眼见天色已近黄昏,两位老者,向马王微微一笑,说了句“普爱苍生”,飘然而去。 马王这才意识到,今天还没有砍柴,眼见天色已黑,匆忙赶回村去。回到村里,所见到的人,马王都不认识;村里的人也都不认识他。马王只好说出村里几个经常在一起的人名字,打听他们的情况,并说了今天上山的经过。只见村里人大为惊奇,因为马王说的几个名字,正是他们的爷爷、太爷爷,且已去世多年。真是“山中方半日,世上几十年。”村里人把他当做神仙,热情的准备招待他。突然一阵清风吹来,马王随着清风飘然飞向山岭、霎时不见踪影。只见山岭祥云缭绕。 第二天村里人来到山上,只见巨石上棋盘赫然在目。一根杉木扦担插在石缝之中,摇得动,却拔不出。 一天,村里几个孩子突患急病,请了几位郎中(医生)治疗,不见好转。那天晚上,有人梦见马王。马王告诉他,插在石缝之中的扦担可以治病,第二天,生病孩子们的父亲来到山上,从插在石缝中的扦担上、削下一块杉木皮,煎水给孩子们喝下,孩子的病很快就好了。 从此,人们就把马王叫做马王仙人,并在棋盘石边修建了一座寺庙,敬奉马王仙人,叫做“仙人寺”,至今香火旺盛。 马王岭还有一个景点,叫做“将军石”。传说在唐代,安禄山造反,地方军阀割据,为了抢夺地盘,经常互相攻击,战祸不断,老百姓苦于兵灾,幸亏朝廷派来军队与叛军作战。不幸朝廷的将士人生地不熟,被困在马王岭,部队转移时,几名军士受伤无法随行,只好留在山上坚守。这时叛军冲向山头,突然雾气弥漫,对面不见人影,待雾气消散时,受伤的军士早已不见踪影,只见山上几尊巨石排列,远远望去,就像几位威武的将军屹立山上。一阵狂风夹着石头向叛军卷来,叛军一见,吓得抱头鼠窜。传说八位军士早已被马王仙人救走,而他们留下的盔甲化成了巨石。从此,人们把这八块巨石叫做“将军石”。 马王岭下有一条连水溪,从武冈县湾头镇流经半山,再经马王岭山脚,宛然曲折,汇入蓼水河。溪底是黑褐色的岩石。岩石上留有清晰的马蹄印迹。据说是当年马王仙人骑马从此经过时留下的。后来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名叫“仙人桥”,至今石拱桥和修桥石刻碑仍在,只是字迹已无法辨认。 千百年来,人们发现,只要马王岭山顶起了云雾,半天之内即会下雨。如果久旱无雨,人们成群结队,到仙人寺,向马王仙人祷告求雨,马王仙人就会在山顶布云降雨,据说还非常灵验呢。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 湘ICP备2021021146号 )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5-4-3 15:52 , Processed in 0.17777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